|
如何看待在悄无声息中迅速崛起的供销合作社(集团)现象库防观点:横向观察国内外“已发生”和“在发生”的各类应急防范关联事件,纵向解读过去历史上的应急防范故事。尽可能做到打破黑格尔的:“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分享研究成果及经验,让更多未曾谋面的人尽量少走弯路。 库防[隶属库守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国内专业仓储寄存、应急物资供应链等综合服务商。主要为各类客群(企事业单位或家庭)基础服务是提供文件档案及物料存放仓储寄存,主攻提供应急物资供应服务。 说到供销社,可能很多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都会觉得有些陌生,但对于长辈而言,供销社绝对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按照官方定义,供销社就是由政府引导,以农户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组织,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三农,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从农民需求出发,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和日化用品的同时,从农民手中收购农副产品来供应城市和工矿区,以此来打通城乡流通渠道,继而助力三农发展。 关于供销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彼时正值百废待兴,粮食和商品供应严重短缺,农村生产力亟需得到快速发展,供销社便应运而生。 在当时的计划经济背景下,供销社的主要职能就是统筹“供”和“销”,是连接“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桥梁,而诸如农资供应、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日用品供给、农副产品流通等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严格遵循政府部门指导,并要依照行政命令有条不紊地如期完成各项计划性任务。 经过近2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供销社渐渐成长为国家收购农资、供应农民生产生活资料的主渠道,其地位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经济组织可以撼动。
或许在很多长辈人的印象里,供销社都是公社(大队)里唯一商品供应部门,里面有卖家用百货、食品、五金等商品,一切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离不开供销社,而手中一叠又一叠的粮票、布票,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重要印记。 然而此后多年,受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供销社的经营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而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开始壮大,多元化市场格局日益形成,越来越多的大型外资或内资商超和24小时便利店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供销社的生存空间,致使后者趋于没落,以至于很多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都没跟供销社打过交道。 需要注意的是,供销社虽然比鼎盛时期有所衰落,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供销社体系拥有诸多上市公司。供销社仍然把控着全国大部分农业生产物资、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等市场,仍然是市场经济中的“农老大”。若供销社(集团)暂停歇业几天,大多数城市民生物资会断供,物价上涨。 供销社历史发展:在1949年11月中央成立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主管全国合作事业。1950年7月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及章程(草案)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1954年中化全国合作社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修改社章,更名为中化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从1954年到今天,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三合三分的发展历史过程。
在2013年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等其他鼓励措施和确立其重要作用。2014年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2017年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项试点启动,28个省(区、市)32家单位承担试点任务。2020年8月31日,供销总社主管的农产品流通等5家行业协会商会与供销总社分离,取消主管单位和直接财政拨款,改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发展。2022年,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现“共同富裕”,之后中国农村五万个供销社已经启动,湖北省已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1373个,供销社社员人数超过四十五万。 不要低估供销社的能量,数据显示在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约占当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而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76万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4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充分彰显出供销社的分量之重。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农联合(003042.SZ)、天禾股份(002999.SZ)、中农立华(603970.SH)、新力金融(600318.SH)、中再资环(600217.SH)等。供销社在目前国内农业生活物资及流通领域仍然是主导者。 通过各地官方媒体的报道,地方供销社在“服务三农”的职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愿景,在我们国家目前看仍然离不开供销社的加持。 在2022年3-6月上海疫情期间,各类保供物资谁来承担呢?上海的主要农产品市场是归谁来管理?流通领域谁来配送?上海有供销社(供销集团)吗?因上海的商品流通生产领域的城市化早,本土国企光明集团及旗下的光明乳业、蔬菜集团、上海梅林、农发集团、上海农场等食品生产流通企业承担构建食品产业链和城市服务体系。 这些企业是城市供应站站长角色。光明集团属于国资性质(正厅级单位)。上海也有供销社但职能有交叉,因上海不像内地省份农业比重高对农资的需求大,而作为城镇化比较高的城市主要是承担城市居民的日常物资供应。这是一次城市的物资应急供应演练。 外省市供销流通领域未能诞生光明这种类型的生产流通企业,只能扶持和推进供销社的发展,实际上在大多数城市的日常生活用品流通领域如蔬菜批发市场、粮油肉食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市场,以及未来的预制菜市场等仍有供销社(集团)控股或参股,只是很多人没有关注或了解。供销社(集团)与普通人的关系联系度非常高,没有他们的参与整个城市的供应会成问题。
未来趋势,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内循环经济和外循环经济双轨并行,供销社将承担更多的商品流通重担。比如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迎合农户切实诉求,重构农村经营网络;更好地保供稳价,惠及民生;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本质上是要打破垄断和地方保护等壁垒,对于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行约束,通过打破各种壁垒与自我小循环来促进“国内大循环”,进而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进一步畅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供给与需求更高层次和更加良性的动态平衡,继而让各类市场要素都能得到更加高效的运转。
针对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市场仍存在的分割性、封闭性、垄断性等弊端,可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优势,利用其与农民群体之间紧密交往的便利,通过一系列举措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连接,破除供需信息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一旦遇上疫情冲击或是战争等极端情况,借助于供销社系统联合合作的优势,便可及时整合好各类资源,统一调配好各项供给,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稳定经济运行而言亦是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讲,供销社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最近北方的邻国因为战争和被封锁制裁,导致鸡蛋、农副食品、其他生产和生活物资紧缺。原本是农副产品生产出口国,如今却这副模样,为什么呢?归根到底是鹅毛没有供销社(集团)来操盘物资生产流通供应这条生态链。在战争之前就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尤其是民生物资。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daß die Geschichte die Eigenheit hat,repetiert zu werden,so lange,bis die Lektion begriffen wird“(德语),译文:历史有重演的特性,它会一直持续到教训被人领悟为止”。 《圣经·旧约》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发生过的事情必然重复发生”。历史总是反反复复,周而复始!每个人都会接受太阳的沐浴,谁也跑不掉! 记得在70年代任何物资都紧缺?买东西去供销社需要各种票证,如:粮票、布票,糖票、缝纫机票、烟票、肉票,肥皂票,煤油票、盐票,火柴票、豆腐票、煤球票、开水票、尿票……当时除了各种票还有购物本,像煤油、碱面、火柴在购物本上登记,布匹,粮食,等有专票。为什么会缺物资呢?那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不缺物资,今天是供应过剩呢?(原因是什么,自己去理解吧)
我们展望未来,新时代下的供销社将不再是当年的一个个小商店,而是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的经营业态。首先,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从单纯的购销服务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服务领域延伸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品牌化和规模化。 另外,除了提供生产类型服务之外,供销社还将积极开展日用品、家电、食品、邮政、电信、代收代缴、文体娱乐、养老幼教等各种生活性服务,并且积极拓展线上渠道,与线下形成协同发展之势,继而更好地服务农村市场。 我们做一个大胆的猜想,接下来职能部门供销社(集团)、商务委、应急管理、军民融合办(国防动员办)、军工部门、司法执法部门将会发生重大作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相信在统一大市场(内循环经济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供销社(集团)将会大有用武之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结语:库防[隶属库守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国内专业仓储寄存、应急物资供应链等综合服务商。主要为各类客群(企事业单位或家庭)基础服务是提供文件档案及物料存放仓储寄存,主攻提供应急物资供应服务。 在仓储寄存领域,库防主打“为客户省钱、省心、省力”的理念,为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仓储寄存方案,以最大限度践行”节约空间、节省人力、节约资金“的原则。提供全流程节约型解决方案,涵盖前期归纳整理、数字化(文件)、物流运输、入库归档、安全看护、急取急送等服务。 在应急物资供应领域,库防为应对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其他不可预估的公共事件发生时,如何获取应急物资的保障难题。库防提前谋划、提前布局,打造为各类客群(机构和家庭)提供物资供应保障供应服务,按照”物资足、品类多、配送快,细分化“的国际应急物资解决方案标准。同时也为各类群体提供前期咨询和专业技术辅导服务。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备不时之需。 |